哪个贷款不上征信报告?这5种方式或许不影响信用记录

681

想申请贷款又担心影响征信?这篇文章为你梳理了银行、消费金融、网贷、民间借贷等不同渠道的征信规则,重点分析哪些贷款可能不上报征信系统。我们通过实际案例和行业规则,教你如何在不影响信用记录的前提下解决资金需求,同时提醒大家注意隐藏风险。

一、先搞懂征信报告到底记了啥很多人听说贷款要查征信就犯怵,其实征信系统主要记录的是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。比如你在银行办的信用卡逾期,或者某笔房贷月供迟交了,这些铁定会被记上一笔。但有些特殊情况,像是...呃,比如说找亲戚朋友临时周转,或者某些特殊渠道的短期借款,可能压根不会进征信系统。

不过要注意,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都接入了央行征信。去年就有数据说,全国接入征信系统的放贷机构超过4000家。所以咱们在申请前,最好先问清楚这个平台有没有接入征信系统。

二、这些贷款或许不上征信1. 部分银行信用贷款别以为所有银行贷款都上征信!有些银行的特定产品,比如针对公务员的消费贷、或者某些地区性银行的特色贷款,可能不会主动上报征信。不过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见了,需要具体咨询银行客户经理。

2. 消费金融公司产品这个要分情况看,像马上消费金融、招联金融这些持牌机构是100%上征信的。但有些小型消费金融公司,特别是地方性的,可能在贷款结清前不会上报。但千万别想着钻空子,毕竟现在监管越来越严。

3. P2P网贷平台(慎选)前两年很多网贷平台确实不上征信,不过现在头部平台都接入了百行征信。但要注意!那些不合规的小平台可能还是不会上报,不过这类平台风险极高,搞不好会遇到暴力催收。

4. 民间私人借贷找亲戚朋友借钱肯定不会上征信,但要是通过民间借贷公司,得看他们有没有放贷资质。现在很多民间机构其实都是挂靠持牌公司,这种情况就可能影响征信。

5. 国际信用卡分期比如某些外资银行发行的单币种信用卡,在办理分期时可能不会体现在征信报告里。不过这个操作门槛比较高,普通人很难申请到这类卡种。

三、不上征信的贷款藏了哪些坑虽然有些贷款渠道看似不影响信用记录,但风险可能比你想象的大得多。比如某些网贷平台虽然不上征信,但会把你列入行业黑名单,以后想在其他平台借钱就难了。

还有更糟心的,有些机构会玩阴阳合同。表面上说贷款不上征信,结果逾期后把债权转让给持牌机构,这时候就会被记入征信系统。去年就有用户爆料,某平台逾期半年后突然收到征信逾期通知,维权都没地方去说理。

四、正确使用贷款的3个建议1. 优先选择正规渠道别因为怕上征信就选择高利贷,银行的信用贷年利率普遍在4%-8%之间,而某些网贷平台的综合利率可能高达36%。

2. 做好还款规划就算贷款不上征信,逾期也可能面临高额违约金。有个朋友借了某平台2万元,逾期三个月要还3万多,最后只能卖车还债。

3. 定期自查征信报告建议每年至少查2次征信报告,现在通过银行APP就能免费查。如果发现非本人操作的贷款记录,要立即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。

说到底,贷款上不上征信不是关键问题,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。现在大数据时代,就算某些贷款不上征信,你的借贷行为也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被记录。与其费心找不上征信的贷款,不如好好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,这才是长远之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