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解:你最想知道东北农村火炕的来历,火炕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

2813

在俺们东北,火炕的使用至少在2000年前就开始了。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,火炕应该是龙江先民“沃沮族”人的伟大发明。

缺点是:那时的火炕是单洞的,很窄的。还没有完善进步到如今火炕的程度。估计当时也只有老人和孩子住在上面,享受着那份珍贵的温暖,度过漫长的严冬,哈哈哈。后来吧,人们发现把这东西放在屋子中央太占地方,影响出入、就把他们移到某一侧靠一边。再后来呢,又发现烟道可以加宽,加多。这样,冬天享受这一温暖的人就多了,这就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火炕。厉害啦,东北的劳动人民!

东北大火炕在没有楼房的条件下,用水泥和土做炕,配以火炉,平时添煤炭入火炉,使得炕本身很热,故名火炕。

所谓:“炕热屋子暖”。住火炕有很多好处,除了暖和,住着舒服,还预防风湿腿。

火炕的内部构造是啥样的呢?火炕由炉灶、炕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。连炕的炉灶可以做饭,炕体自既可取暖,又可坐卧。

因地区和民族习惯的不同,火炕的平面布置也有差异,有南炕、北炕、顺山炕、万字炕(曲尺形)以及环室的凹形炕等。

这些内容在上期文章已经介绍了,请看我置顶的文章。

烟囱是砌筑的炕体排烟道,烟囱一般是直接和山墙砌在一起的,也有在墙外单独砌一个烟囱的。

炕体有直洞式、横洞式、花洞式等。

搭炕是个手艺活,这是要有专门手艺的人才能搞定。会搭炕的人搭的抗,热的均匀,热的时间长。冬天尤其三九天,烟筒有霜时,还一样好烧,屋里不冒烟,这是俺们梦想都追求的好炕。要是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搭炕的好手艺人,几乎家家请他来搭炕。

现在农村都用砖搭炕,搭的炕都是“花洞炕”,这样的炕,烟火在炕洞子里面均匀散开,所以这样的炕热的均匀。还有一种是下面用砖当立柱,上面直接铺水泥板,然后上面抹黄泥。前一种对手艺要求高,后一种少简单些。但无论炕热得如何均匀,也有炕头炕稍的区分。炕头还 是比炕稍热许多。所以,在东北有句俗话说:你这人不知炕头热炕稍热。----意思是说,你这人好坏不分,不知轻重,不懂人情冷暖。

还有一种吊炕:就是底部架空的炕,但是我们这很少有这种炕。

要是冬天里,有客人来串门,主人家迎客进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:快快,脱鞋上炕,坐炕头上,热乎热乎……一句话,既体现了主人的热情,又让客人一身的寒气一扫而光,马上感觉到了主家的温暖。

炕上必有这几样东西。一是女人做活的针线笸箩。还有一个装着关东烟的烟笸箩。还有一个泥做的炭火盆。火盆里戳着一把烙铁。小孩子饿了,就可以在火盆里烤粘豆包烧土豆,烧鸡蛋吃。(炭火盆从我记事到现在我都没见过,也许是更北发的地区)

炕上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那就是炕沿。一般用一寸厚以上的十公分宽的一根长条形木头做成。最好用桦木,因为桦木特有硬度还光滑。那时生活水平低,谁家有个好炕沿都成为别人羡慕的好东西。

东北火炕每年要定期清理一般都是在入冬以前,因为火炕早冬季的作用就是取暖,如果炕不热,这个冬天就难熬啦。

步骤一:在炕梢柜子处,抠开一块水泥板或者砖,把烟囱根部附近的灰清理掉。防治烟囱跟地下被这一年的灰堵住,就会冒烟,炕也不好烧。

步骤二:上房顶,通烟囱

取一根长绳子,一端绑上重物,从烟囱顶部垂下。上下来回拉动,目的,清理烟囱壁上沾的灰尘,还有烟油子。那东西黒黒的,很黏,到一定温度还会着火,危害房子的安全。

炕洞或者烟囱着火怎么办?

我事我小时候经历过,白天正在家睡午觉呢,发现炕越来越热。就觉得不对劲,炕梢怎么也这么热。把炕各个角落摸一下都特别烫,可以确定炕洞着火了。

第一步:先把炉灶的进风口全堵死,减少进氧的量。

第二步:上房顶,从烟囱向下灌水,给烟囱降温,防止引燃房盖。

好啦,今天就到这里,有什么想了解的,留言吧。谢谢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