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经常会听到“黄毛丫头”一词,很多人会感到奇怪,为什么用黄毛来形容女孩子呢?难道古代的孩子也染黄头发?现在来和域发小阿毛一起探秘解锁一番。
古代可不流行染头发,既没有染发的材料,也没有染头发的爱好。古代人认为黑头发是正常的发色,谁要是有一头黄头发,准会成为大家眼里的怪物。可黄毛丫头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呢?
现代人讲究科学饮食,拼命补充各种营养,连小孩子也要提前补钙补铁。但在古代,幼儿可没有这么幸福,老百姓吃的食物非常有限。因此,普通人家的孩子普遍营养不良,刚出生的婴儿头发往往是黄的。
展开全文
男孩子头顶一般是秃瓢,女孩则体现为胎发发黄。只有成年之后头发才慢慢转为乌黑发亮,古人看着黄头发不由想到乳发,便以黄毛借指未曾成年的小孩。再加上古代女孩子梳头发的形状很像是树丫,习惯被叫做丫头。
于是黄毛丫头由此得名,专指未成年的女孩,后来就引申为年龄小、不懂事的意思。现在,“黄毛丫头”的称呼主要是强调这方面。比如“她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,不懂事,您别跟她计较”。而在某些语言环境下,“黄毛丫头”的称呼还有一层轻视的意思,比如“一个黄毛丫头,还敢和我斗!”就含有轻视女孩子之意。
黄毛中的“毛”虽有头发的意思,可是如果把“毛”改作“发”,即“黄发”,那么意思可就变了。黄发可是指老年人,原来人上年纪后头发变变成白色,可时间要是长了,还会变成黄色,所以古人还用黄发代指老年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