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喝下去的水吐出来:碳水化合物漱口——球员补水时的秘密武器

4197

对于老球迷来说,出现在比赛中的某些镜头或许已经司空见惯。不过对于因为世界杯临时“入坑”的新球迷来说,看到一些平日里没见过的镜头,都会好奇心十足。最有趣的一个例子,就是我们总会看到,比赛之中球员们拿起运动水杯喝水。但是他们往往在喝完之后,又会把嘴里的水给吐了出去,而不是喝下肚子。这样的一个做法,似乎有些“不环保”。不过根据专家的介绍,眼下正在兴起一种叫做““碳水化合物漱口”的新科技,来帮助球员们补充比赛中的消耗。

【吐水是为避免胀腹感:喝饱了水还怎么踢球!】

首先,相当一部分球员选择喝了又吐的做法,是为了避免在比赛中出现胀腹感。由于世界杯都是在夏天进行,炎热的阳光下,消耗很大的球员们会通过漱漱口的方式,来给自己降降温。

【“碳水化合物漱口”:科技发展下的新理念】

随着科技的发展,新的技术不断出现。一部分的运动学和营养学专家,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:碳水化合物漱口!这一理念其实在过去的10几年时间里,出现在多个体育项目领域。高度紧张的运动员,通过喝水漱口之后,将液体吐出去,从而获得更好的比赛状态。

这个做法的理论依据在于人类的口腔会因为这个吐水的过程,感受到愉悦感的信号,随后被传送到大脑之中。大脑会在这样的情况下,错误地以为身体获得了更多能量的补充。这样一样,短时间内肌肉力量将会加强,运动员的疲劳感将会减弱,甚至消失。

这种吐水的做法,最终的目的就是在激发球员身体机能的的同时,还能防止球员出现胃胀和腹痛的隐患。

【专家又有新建议:在漱口的同时,把水喝下去!】

不过来自于英格兰赫特福德大学的运动生理学家琳德西-波特姆斯,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:“球员们应该把液体喝下去,而不是吐出来。最理想的选择,就是在碳水化合物溶液漱口之后,选择把液体再喝下去。这样一来,球队在大脑传递信息的同时,让肌肉也获得补充。”

那么到底哪一位的专家说得更正确呢?这或许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找到答案了。

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PP体育观点